上册
第一部分SAP2000概述
第1章SAP2000简介 3
1.1集成化的工作环境 4
1.2高效稳定的求解器 4
1.3方便快捷的交互式设计 6
第2章图形用户界面 7
2.1界面组成 7
2.2主菜单 8
2.3工具栏 9
2.4视图窗口 10
2.5状态栏 10
2.6鼠标操作 11
2.7自定义键盘快捷键 12
第3章快速入门 13
3.1基本概念 13
3.2常用单元 15
3.3典型的操作流程 20
3.4操作实例1:钢框架结构 21
3.5操作实例2: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31
3.6操作实例3:筒仓结构 49
第二部分建模功能
第4章定义坐标系和轴网 67
4.1坐标系(CoordinateSystem) 67
4.2轴网(Grid) 68
4.3参考点(ReferencePoint) 73
4.4参考线(GeneralReferenceLine) 74
第5章定义材料/截面属性 76
5.1材料属性 76
5.2框架截面 83
5.3面截面 91
5.4实体属性 95
5.5钢束截面 96
5.6索截面 97
5.7连接单元 97
第6章绘制与编辑对象 103
6.1捕捉功能 103
6.2点的绘制与编辑 104
6.3线的绘制与编辑 106
6.4面的绘制与编辑 116
6.5实体的绘制 120
6.6重定形模式 121
第7章选择对象 122
7.1鼠标选择 122
7.2空间位置选择 123
7.3平行线选择 123
7.4属性选择 123
7.5标签选择 123
7.6对象组选择 124
7.7表格选择 124
7.8键盘快捷键 125
第8章指定对象属性 126
8.1节点属性 126
8.2框架属性 136
8.3索属性 147
8.4钢束属性 148
8.5面属性 148
8.6实体属性 155
8.7连接单元属性 156
第9章施加荷载 157
9.1荷载模式(Load Patterns) 157
9.2节点荷载(Joint Loads) 161
9.3框架荷载(Frame Loads) 163
9.4面荷载(Area Loads) 166
9.5重力荷载(Gravity) 168
9.6表面压力(SurfacePressure) 169
9.7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 170
9.8温度荷载(Temperature) 170
9.9应变荷载与变形荷载(Strain &
DeFormation) 171
9.10目标力(Target Force) 172
9.11预应力荷载(Tendon Force/Stress) 173
9.12显示荷载 174
第10章定义荷载工况 176
10.1工况类型 176
10.2施加荷载 178
10.3分析顺序 179
10.4质量源(Mass Source) 180
10.5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 182
第11章视图功能 185
11.1视图窗口 185
11.2视图设置 186
11.3视图控制 188
11.4视图颜色 190
11.5其他视图功能 192
11.6查看对象信息 194
第12章快速建模及导入导出 197
12.1快速建模 197
12.2添加模板 205
12.3
AutoCAD导入导出 206
12.4模型数据库编辑 208
12.5模型组装 211
12.6模型转换接口 212
第三部分分析功能
第13章运行分析 217
13.1分析选项 217
13.2运行工况 218
13.3批处理文件 219
13.4活动模型(Model-Alive) 220
13.5修改未变形几何 220
13.6分析日志 222
13.7非线性铰处理 223
第14章模态分析 224
14.1理论基础 224
14.2模态工况 225
14.3质量参与系数(Participation Mass Ratios) 228
14.4荷载参与系数 229
14.5算例 231
第15章反应谱分析 234
15.1基本理论 234
15.2反应谱工况 235
15.3模态组合 238
15.4方向组合 239
15.5基于中国规范的反应谱分析 240
15.6混合结构的阻尼比 241
第16章屈曲分析 244
16.1理论基础 244
16.2屈曲工况 245
16.3算例 246
第17章线性时程分析 249
17.1理论基础 249
17.2阻尼(Damp) 251
17.3时程函数(Time History Function) 254
17.4线性时程工况 255
17.5后处理 258
第18章非线性类型 262
18.1几何非线性 262
18.2材料非线性 265
18.3非线性连接单元 282
第19章非线性静力分析 297
19.1非线性静力工况 297
19.2Pushover分析 298
19.3非线性屈曲分析 319
第20章非线性动力分析 322
20.1快速非线性分析(FNA) 322
20.2非线性直接积分法 328
20.3动力弹塑性分析 330
20.4减隔震分析 334
20.5撞击/爆炸分析 339
第21章阶段施工分析 344
21.1工况定义及结果查看 344
21.2阶段定义示例 347
21.3一次性加载和分阶段加载 349
21.4算例 351
第22章频域分析 354
22.1理论基础 354
22.2简谐荷载(Harmonic Load) 355
22.3稳态/PSD函数(Steady-State/PSD Function) 356
22.4频率步(Frequency Steps) 357
22.5滞回阻尼(Hysteretic Damping) 357
22.6算例 358
第23章其他分析功能 362
23.1移动荷载分析 362
23.2多步静力分析 366
23.3超静定分析 367
23.4荷载优化 368
第24章通用后处理 373
24.1图形显示 373
24.2表格输出 384
24.3文件输出 389
24.4高级后处理技术 394
24.5AVI视频 402
下册
第四部分设计功能
第25章设计条件 3
25.1测站 3
25.2荷载组合 3
25.3材料定义 6
25.4设计对象 6
25.5P-Δ效应 7
25.6计算长度 9
第26章混凝土框架设计 11
26.1混凝土设计的一般流程 11
26.2设计首选项及覆盖项 12
26.3设计组合 13
26.4交互式设计 14
26.5设计结果输出 16
26.6中国规范相关要求的实现 27
第27章钢结构设计 29
27.1钢结构设计一般流程 29
27.2钢结构设计首选项 30
27.3钢结构设计覆盖项 31
27.4选择设计组合 34
27.5交互式钢结构设计 35
27.6设计结果显示输出 35
27.7钢结构自动优化设计及交互式设计 41
第28章混凝土壳配筋 45
28.1混凝土壳配筋的基本原理 45
28.2混凝土壳配筋的基本流程 48
第五部分工程应用
第29章复杂高层钢结构 53
29.1复杂高层钢结构分析的基本内容 53
29.2复杂高层钢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关键问题 56
29.3工程实例——CCTV新台址主楼 58
29.4本章小结 74
第30章复杂高层混合结构 75
30.1转换层结构 75
30.2连体结构 76
30.3体型收进结构 77
30.4悬挑结构 78
30.5加强层结构 79
30.6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80
30.7复杂高层结构算例分析 82
30.8复杂混合结构施工全过程模拟及预变形分析 90
第31章多塔与高位连桥 100
31.1概述 100
31.2塔楼参数化建模与ETABS接口 100
31.3应用SAP2000进行多塔结构建模与分析 104
31.4连桥结构分析与后处理 106
31.5空中连桥结构体系和塔楼连接 108
31.6连桥与其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法 109
31.7连桥与其减隔震支座方案分析与减隔震设计参数选取 111
31.8本章小结 114
第32章索结构幕墙 115
32.1概述 115
32.2预应力索结构幕墙分析的关键问题 115
32.3工程实例 117
32.4本章小结 130
第33章体育场馆 131
33.1概述 131
33.2体育场馆设计基本原则 131
33.3体育场馆结构分析 137
33.4体育场馆结构设计 143
33.5工程案例 146
33.6本章小结 155
第34章大型高铁站房结构 156
34.1概述 156
34.2主要分析内容 156
34.3站房结构分析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实例 157
34.4本章小结 166
第35章复杂结构参数化设计及BIM应用 167
35.1概述 167
35.2参数化设计的特点 167
35.3模型创建 168
35.4模型导入 171
35.5模型编辑 173
35.6定义荷载工况与组合 178
35.7分析结果提取 183
35.8BIM应用 187
第36章火力发电厂结构物 190
36.1概述 190
36.2火力发电厂主厂房 191
36.3弹簧隔振汽机基座 196
36.4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 201
36.5钢结构冷却塔 205
36.6本章小结 209
第37章海外项目的欧美规范应用 210
37.1概述 210
37.2欧美标准 210
37.3结构工程应用实例 234
37.4动力基础应用实例 241
第38章消能减震结构 245
38.1概述 245
38.2消能减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45
38.3消能器的类型及应用范围 246
38.4工程实例(一) 251
38.5工程实例(二) 254
38.6本章小结 260
第39章土—结构相互作用实践 261
39.1概述 261
39.2考虑共同作用的Winkler弹性地基分析讨论 262
39.3考虑共同作用的弹塑性地基整体分析讨论 266
39.4本章小结 273
第40章桥梁结构分析设计及CSiBridge应用 275
40.1程序与案例简介 275
40.2程序建模流程 281
40.3施工阶段分析 287
40.4规范设计验算 294
40.5自动抗震设计 297
第六部分二次开发
第41章SAP2000 API功能及使用 309
41.1SAP2000 API的功能范围 309
41.2SAP2000 API入门 310
41.3本章小结 321
第42章筑信达工具箱 322
42.1概述 322
42.2功能介绍 322
42.3建模工具 322
42.4统计查询 328
42.5设计校核 330
42.6模型转换 332
42.7开发综述 332
第43章变电站构架设计软件CiSGTCAD 333
43.1CiSGTCAD概述 333
43.2建模 335
43.3分析与设计 344
43.4施工图编辑 346
43.5开发综述 353
第44章模型转换软件CiSModelCenter 354
44.1概述 354
44.2功能介绍 354
44.3ETS模块 354
44.4ETPDB模块 357
44.5STM模块 359
44.6MTS模块 362
44.7PTE模块 365
44.8YTE模块 368
44.9开发综述 371
第45章截面设计软件CiSDesigner 372
45.1概述 372
45.2功能及特点 372
45.3功能详解 373
45.4设计方法 377
45.5开发综述 384
附录A SAP2000功能版本 385
附录B筑信达技术支持 388
参考文献 389